被「全球用户喜爱」背后:是什么成就了小熊电器?
当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消费者同时用「喜爱」来定义小熊电器,这家中国企业已然穿越了商业迷雾——消费者的情感认同,是品牌竞争中唯一无法被逾越的护城河。
2025 年 6 月 24 日,2025 IEBE 互联网新商业大奖颁奖现场,小熊电器从一众明星品牌中脱颖而出,荣膺「全球消费者喜爱的品质品牌」。
奖杯在聚光灯下投出剪影,也投射出一个更为深刻的行业命题:当 140 万家小家电企业在红海搏杀,缘何小熊电器能超越单纯的功能需要、品质认可,与用户建立起情感联结,直抵品牌价值核心?
1、被认可≠被喜爱:品牌价值的分水岭
市场上从不缺少「被需要」和「被认可」的品牌。消费者因产品功能买单、因性价比回购、因口碑推荐尝试,这些构成了传统品牌的生存基础。
被需要:消费者因基础功能需求而决定购买,如一包牙线。
被认可:消费者因性价比高、质量可靠而重复购买。如一包好用又便宜的牙线,可能还会推荐给朋友。
但这种关系的本质是「交易性」的,并不牢靠。甚至只需要朋友一句话,你就会立刻转投另一家品质同样不错,却更加便宜大碗的品牌了。
「被喜爱」则截然不同:消费者因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而「绑定」品牌,甚至愿意支付溢价,关系本质是「依赖」,把品牌当做懂我的伙伴。
这种情感联结在商业实践中展现出惊人力量:今年,一位国产珍珠品牌主理人的采访让我记忆深刻。他说某国际大牌的产品很多都用仿制珍珠,价格却超过国产天然珍珠。消费者了然于胸,但依然趋之若鹜。因为相比产品本身,消费者更认同它的设计理念,或是它的品牌主张特别打动人心。
所以,被认可被需要,跟被喜爱截然不同。被需要、被认可的品牌,用户忠诚度是建立在「产品」的性价比和实用性上;被喜爱的品牌,用户会因其理念而主动追随。前者是「我需要所以购买」,后者是「我喜欢所以依赖」。
2、品牌符号: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
被喜爱品牌有一个特征:用户不只看产品,更看重品牌,像一个「符号」。
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这也是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的价值分水岭。但如今,咱们国内也开始涌现出一批在国际上响当当,并且能让消费者「喜爱」的品牌,比如前几年李宁、鸿星尔克掀起的「国潮」,它不是一件或几件衣服,而是代表文化自信,是对中国文化的放大和聚焦。
而小家电领域,小熊电器也同样成为了一个符号——代表着轻松愉悦的品质生活。
以我自身为例:跟许多宝爸宝妈一样,孩子出生前我们在网上查阅各种攻略、必买清单等,但看的越多越一头雾水。但在今年 AWE,我发现小熊电器展区有专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,之前网上看的保温壶、摇奶器、辅食机等这里都有,一次就能买齐。
甚至有些产品,买的时候还记不清具体作用,但后续用起来发现,确实每一款「都有用」而且「都好用」:比如消毒泡奶一体机,之前觉得买个恒温壶不就行了?直到有次半夜去客厅冲奶,黑灯瞎火根本看不清奶瓶刻度。但我只需要按一下,就能出来固定的 180ml 恒温水,恍然大悟;加好奶粉放进摇奶器,气泡、结块、挂壁情况比人工摇奶好得多,而且摇的时候它会吹出 40℃恒温热风,防止变凉……我发现,很多之前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,它都已经提前帮我想到了。
所以我喜爱小熊电器,不是喜爱具体的哪些产品,而就是这个品牌。觉得只要是这个品牌出品,一定适合自己。它给消费者一种潜意识——想要轻松愉悦的品质生活,找小熊电器就对了。
除了带娃相关,小熊电器还打造了烹饪创作、元气早餐等 8 大场景方案,基本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。比如早餐场景中,破壁机里的豆浆、早餐机里的煎蛋、多士炉里的面包都可以同步制作,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轻松上桌;精致洗护场景的滚筒智洗舱,穿了一天的衬衫放进去,可以根据面料选择相应的洗涤模式,解放双手,烘干后再用增压立式挂烫机熨一下,衣旧「如新」。
至此,我也理解了为什么小熊电器说自己在往「生活方式品牌」转型,它已经成为连接用户跟品质生活的一道桥梁,成了一个入口——以前,你需要逐件产品、逐个空间去规划,一点点把生活打造成理想的样子。但现在,小熊电器帮你把衣、食、住、娱都规划好了,你只需要「选择」即可。
3、冰山之下:收获喜爱绝非一蹴而就
其实,被需要、被认可、被喜爱,也可以看做是品牌发展的「三步走」。而且,小熊电器也同样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,才最终走进「被全球用户喜爱」的品牌价值区间。
创意新奇阶段:差异化切入市场,在细分领域「被需要」。当时,传统家电巨头都在聚焦冰箱、洗衣机等大件,小熊电器选择用酸奶机「撬开」市场缝隙。后续,豆芽机、煮蛋器、电热饭盒等产品,凭借新奇创意俘获年轻一代,在深度细分市场建立联想度。
品质信任阶段:从网红到长红,在大众市场「被认可」。当创意引来模仿者,面对加剧的行业竞争,小熊电器也不断布局研发、制造和服务体系,凭借过硬的品质、精准的创新和持续丰富的产品线,在更大的市场站稳脚跟。
生活方式阶段:场景化解决方案让「品质生活 轻松可及」。小熊电器副总经理刘奎表示:「现如今,用户目的不是想要更好的产品,而是更有品质的生活。」用户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,小熊电器不再单纯研发和提供产品,而是为用户构建生活场景解决方案,向「生活方式品牌」进化。
所以你看,小熊电器向生活方式品牌的转型,是一步一步、水到渠成的自然进化,是 19 年成长路上持续沉淀的结果。你可以理解为一座冰山,水面之下看不见的绝大部分(包含用户体系、研发体系、制造体系等)才是其品牌竞争力的筑基之本,也是难以复制的关键。
用户体系是小熊电器交互、分析用户需求,反哺产品和体验迭代的核心,也是这家品牌「一直懂用户」的关键。其专门布局了用户体验部,建立起千万级会员、亿级用户数据库,2023 年还启动「用户直达计划」,从设计师到工程师再到各渠道运营,全员直面用户声音,持续优化用户体验。目前,仅小熊电器新品用户调研数据就达到每年 2 万+。
研发体系是小熊电器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创新成果、解决方案的基础。据悉,小熊电器已建立起三级研发体系,拥有近 600 名专业研发人员,自主研发超 90 个品类、1000 多款产品型号,手握 3700 余项国家专利。而且,小熊电器研发投入还在持续加磅,2024 年研发投入较同期增长 36.48%。
制造体系则是「用户需求、创新研发、产品落地」完整链条的最后一环。目前,小熊电器已布局 5 大智能制造基地,包含 4 个专业整机工厂及多个核心零部件制造工厂。其还设立了包含十几个专业实验室的约 2000㎡测试评价中心,确保产品能高效、高质交付到用户手上。
当珠宝品牌的仿制珍珠因设计理念而被追捧、当手机品牌的寥寥机型因技术信仰成为社交货币、当家电品牌的场景方案因轻松愉悦的体验成为品质生活代名词……这些品牌都在证明同一个道理:功能满足可以创造交易,情感共鸣才能创造忠诚、收获喜爱。
小熊电器的 19 年历程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中国品牌的下一站——从「生产好的产品」到「定义好的生活」。而这条路上,「被喜爱」既是漫漫迷雾中的指路明灯,也是重重绞缠下的护城之河。
来源:互联网
标签: 小熊电器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相关文章